美股去年底以来的表现可谓异常惨淡。数据显示,截至9月2日,2021年11月18日以来纳斯达克指数跌幅达到26.95%,已超过历史上绝大部分进入衰退时美股的回撤幅度。
市场往往“危中有机”,美股调整或也能带来机遇,引来不少基金公司悄然布局美股QDII产品,尤其布局纳指100ETF的基金公司逐渐增多。不过,也有基金公司认为,布局A股的基金产品赛道已经异常拥挤,积极布局QDII是为了寻找差异化布局。
悄然布局美股QDII产品
美股调整以来,基金公司布局美股QDII的热情明显高涨。
截至9月3日,8月份以来合计有11只QDII基金上报,其中布局美股市场的就达到4只,分别为易方达纳斯达克1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QDII)、易方达MSCI美国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QDII),华宝纳斯达克精选股票型发起式(QDII)、国泰标普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发起式联接基金(QDII)等。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就有多家基金公司积极布局纳斯达克100ETF。如最早在今年一季度就有华安纳斯达克1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QDII)、和嘉实纳斯达克100指数型发起式(QDII)申报。随后博时、南方申请了纳斯达克100指数发起式(QDII),而招商、汇添富、华泰柏瑞等都申请了纳斯达克100ETF产品。
此外,南方基金还申请了南方标普500ETF,而景顺长城申请了纳斯达克科技指数发起式(QDII)基金。
这一频率要明显高于2021年,当时仅少数三四家基金公司布局了纳斯达克100指数等QDII产品。今年如此积极布局包括斯达克100指数产品在内的美股QDII产品,不少业内人士对此表示,这一方面是因为今年美股出现较大幅度调整,具备一定的布局价值;另一方面,也跟A股指数赛道竞争已经过于拥挤,而布局QDII产品走出差异化的道路。
今年以来,基金公司申请QDII资格的热情也在高涨,证监会网站显示,兴证全球、永赢、宝盈基金年内相继获批QDII资格,截止9月2日,还有包括信达澳亚、西部利得、中邮基金在内9家基金公司的QDII资格申请仍在等待获批。
广发纳指100ETF及联接基金经理刘杰谈及行业目前积极布局的原因表示,主要还是纳指的深度回调带来了一些投资机会和市场的投资需求。截至5月末,2022年以来纳指100指数下跌超过25%。最近几个月美联储加息与缩表导致市场情绪比较低迷,多空博弈激烈,加息前后,市场震荡幅度显著增加;由于纳指100涵盖了众多美股乃至全球性科技巨头公司,因此结合当前市场情况,无论短期还是中长期,纳指100指数的投资机会以及投资价值都受到市场的持续关注。
“指数具有投资价值,长期来纳斯达克100指数表现还是非常亮眼的,过去10年的年化收益接近16%,且其与A股、港股的相关性水平较低,具有较好的分散风险的互补作用。” 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投资总监助理兼基金经理万琼表示。
“我比较看好美股跌下去带来的投资机遇,我们内部也在筹备相关的QDII产品,主要是做主动投资布局美股市场。”另一位业内高管表示。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布局QDII产品的主要原因也是为了完善产品线。A股市场主要黄金赛道的指数产品布局已经差不多,市场竞争也非常激烈,而将产品布局视野扩宽至海外是为了走差异化竞争,也是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上述人士还表示,QDII产品竞争格局不同于A股市场,因为这类产品受制于额度限制,抖客网,相对来说对于一些后来者带来一定的机遇,因此在目前美股回调的大背景下,引来不少基金公司的布局。
投资者持续抄底美股等市场
百亿QDII已增至8只之多
不仅在新基金品种上受到重视,一些场内的QDII品种规模也在增加。
数据显示,尽管在各类公募基金中,QDII基金仍属于小众品种,但事实上,自2019年以来,这类基金已经连续3年多时间实现规模及份额“双连升”。
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末,QDII基金整体规模达到2921.32亿元,相比去年年末增长了22.53%,7月末份额达到3224.50亿份,相比去年底增长80.11%,这已经是QDII基金自2019年以来,实现正增长的第四个年份,尤其是在2021年,QDII基金规模大增上千亿,规模增幅接近85%,是2012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巨无霸”QDII基金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截止今年二季度末,规模超百亿的QDII基金数量达到8只,相比去年年末增加了3只,易方达中证海外互联ETF、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易方达优质精选分别以397.41亿元、277.66亿元、199.00亿元规模位居QDII规模榜前三,华夏恒生科技ETF、易方达恒生H股ETF、易方达中证海外互联ETF联接三只基金今年新进百亿基金序列。
多只美股等QDII“吸金”能力强劲,数据显示,截至9月1日,今年以来规模增长超过30亿元的QDII基金多达6只,分别投向美股及港股市场,侧面反映出在今年美股及港股市场剧烈调整的大背景下,投资者抄底意愿“浓厚”。广发纳指ETF规模更是从去年年末的10亿出头增长至9月1日的118.09亿元,规模增幅超过9倍,除此之外,华夏恒生科技指数ETF规模增长超过50亿元,华夏恒生互联网ETF、博时恒生医疗ETF规模增长超过40亿元、易方达中概互联网ETF规模增长也超过30亿元。
谈及纳指ETF规模增长,广发纳指100ETF及联接基金经理刘杰表示,总体上是因为今年美股尤其是纳指回调比较多,这在历史上比较罕见,市场资金十分关注纳指100所覆盖的全球科技巨头的短期投资机会和长期配置价值。“站在短期角度看,每一次回调叠加短期政策,都存在一些反弹博弈的机会。站在长期投资的角度上,以纳指100为代表的高科技企业依然是美国经济的重要参考指标,虽然2022年部分公司业绩存在不达预期情况,但彭博客户端数据显示,纳指100在2022年和2023年ROE预测数据依然维持较高水平,因此在现有加息预期与市场充分沟通的趋势下,未来更长时间维度来看,在市场充分调整的情况下,美股科技龙头大概率依然由基本面情况来决定其二级市场表现。”
国泰基金也认为,纳指ETF份额持续净流入,显示出投资者对于这一板块的关注度还是比较高的。对于中长期投资者而言,当前纳斯达克指数估值处于历史较低位,具备较高性价比,因此有资金不断在布局。
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投资总监助理兼基金经理万琼也认为投资者逢低加仓是正常现象。“纳斯达克100指数确实今年以来跌幅较大,最大跌幅从历史数据来看,都是较大跌幅了,市场其实已经进行了超前衰退交易。”
“当前纳斯达克100指数估值处于历史较低位,具备较高性价比,截至2022年8月,纳斯达克100指数PE-TTM为26,处于过去5年自下而上28.5百分位,已经处于底部区域,吸引了众多长期投资者逆市加仓。”嘉实纳斯达克100指数基金(QDII)拟任基金经理张钟玉引用了一组数据分析。
美股调整带来布局机遇
最高点下来已跌去近27%
原标题:【基金公司扎堆布局】 内容摘要:记者 方丽 陆慧婧 美股去年底以来的表现可谓异常惨淡。数据显示,截至9月2日,2021年11月18日以来纳斯达克指数跌幅达到26.95%,已超过历史上绝大部分进入衰退时美股的回撤幅度。 市场往往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zmt/139231.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